呼吁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又名反式脂肪,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部分氫化油具有耐溫、不易變質、存放久等優點,在蛋糕、餅干、速凍比薩餅、薯條、爆米花等
脂肪酸 (Fatty Acid)是類羧酸化合物,由碳氫組成的烴類基團連結羧基所構成。脂肪,就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三酰甘油酯。這些脂肪酸分子可以是飽和的,即所有碳原子相互連接,飽和的分子室溫下是固態。當鏈中碳原子以雙鍵連接時,脂肪酸分子可以是不飽和的。當個雙鍵形成時,這個鏈存在兩種形式:順式和反式。順式(cis)鍵看起來象U型,反式(trans)鍵看起來象線形。順式鍵形成的不飽和脂肪酸室溫下是液態如植物油,
反式鍵形成的不飽和脂肪酸室溫下是固態。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有存在和人工制造兩種情況。人乳和牛乳中都存在反式脂肪酸,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約占脂肪酸總量的4—9%,人乳約占2—6%。
反式脂肪酸是對植物油進行氫化改性過程中產生的種不飽和脂肪酸(改性后的油稱為氫化油)。這種加工可防油脂變質,改變風味, 反式脂肪酸中至少含有個反式構型雙鍵的脂肪酸,即C=C結合的氫在兩側, 而順式結構的脂肪酸中C=C結合的氫只在同側。
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總稱,其雙鍵上兩個碳原子結合的兩個氫原子分別在碳鏈的兩側,其空間構象呈線性,與之相對應的是順式脂肪酸,其雙鍵上兩個碳原子結合的兩個氫原子在碳鏈的同側,其
空間構象呈彎曲狀。由于它們的立體結構不同,首先,二者的物理性質也有所不同,例如順式脂肪酸多為液態,熔點較低;而TFA多為固態或半固態,熔點較。中國
中國反應
2010年11月,中國衛生部正式對反式脂肪酸問題進行了回應,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11月9日表示,衛生部已組織開展反式脂肪酸風險監測評估工作,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將按照食品健康國內標準程序組織開展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健康所研究員張堅介紹,2003年營養食品所就已經開展對我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監測。初步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人均攝入量在0.6克左右,遠低于歐米國內報道的水平。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建議“反式脂肪酸大攝取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張堅說,這個1%折算出來大概人天的限量在2克左右。
中國法規中國衛生部于2011年10月12日發布了編號為GB28050-2011的國內標準【食品健康國內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其中【4 強制標示內容】 的4.4條款規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時,在營養成分表中還應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另外在D.4.2條款規定,“每天攝入反式脂肪酸不應超過2.2g,過多攝入有害健康。 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應少于每日總熱量的1%,過多有害健康。
中國數據
中國的氫化技術是舶來品,中國人對氫化油危害的認識也滯后于歐美。出版于1986年的本油脂技術書中,雕鴻蓀這樣寫道:反式異構酸(注即反式脂肪酸)的營養價值問題,直引人關注,很多研究結果說明,長期食用氫化油,于人體血清中甘油三酯及膽固醇的含量沒有顯著變化,即對人體不存在問題。到1990年代,油脂類期刊上有關反式脂肪酸的文章,基本停留在翻譯、綜合階段。
進入21世紀,中國官方和研究人員紛紛就中國人反式脂肪酸攝入量等問題進行調查。2008年衛生部發布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單列小節建議人們遠離反式脂肪酸。內稱,由于膳食模式不同,我國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遠低于歐美等國內,其所提供熱量的比例未超過總熱量的2%,尚不足以危害機體,但也應盡可能少吃富含氫化油脂的食物。
衛生部的數據顯示,中國人的反式脂肪酸日均攝入量是0.6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家李再貴認為,這個數據值得分析,“基數中包括數量巨大的農村人口,但他們平時很少吃蛋糕、喝咖啡、吃蛋黃派,接觸到反式脂肪酸的機會不多。在城市人群中,有部分人每天的攝入量可能遠遠超過世界標準,即2-3克。”“比如某種餅干,如果含油量為20%,按反式脂肪酸占油脂總量20%這個平均水平算,你吃100克餅干,可能就有4克反式脂肪酸。”